老子的《道德经》是早期中国哲学史上罕有的一部关于宇宙本体论的思辨著作。《道德经》是他晚年从洛阳去西安过函谷关时口述给关尹子的。
道与德,是两个基本哲学概念。德国思想家黑格尔说:“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就是“事物内在的逻辑”。“德”通得,抓住事物根本,“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是谓有“德”。道为本体,德为器用。道,是指事物发展、变化、运动的总规律;德,即人间祸、福、兴、亡、成、败相互替易变化的规律。道是自然哲学和方法论,德是历史哲学和政治论。
现存《道德经》有两个版本,一是《道德经》,一是《德道经》。要向老子一书寻求治国之术的汉初政治家重视的是《德经》,所以马王堆西汉贵族墓中所掘出的两种帛书均以《德经》居上篇;后世玄学家们更重视的却是老子的形而上理论,所以西汉后期的另一种传本便把《道经》置于上篇了。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道家的玄学一派占了上风,流传至今,因此现在大家熟知的,便是《道德经》,不是《德道经》。
道家源自兵家而来。最早的道家称为黄老之术,而非后来的老庄玄学。黄就是黄帝,黄帝被后世尊为战神,“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先后通过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击败炎帝与蚩尤,“诸侯咸尊为天子”,在泰山之巅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一部《道德经》,的确讲到哲学,但大部分是讲治理世俗,“治大国若烹小鲜”,煎小鱼儿常翻动就会烂不成形,社会理想则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衣、食、住都要好,“行”,因为“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不提,但要有“世俗”可享乐。
《汉书·艺文志》:“道家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所谓“君人南面之术”,即治国之术。又说:“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夫扎学,兼弃仁义,日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所谓“放者”,即放逸山林的隐者。可见就在班固生活的时代,道家已经分为两派,一派研究治国安邦之术,一派研究清虚养生之道。
黄老哲学向老庄哲学演变的标志事件便是汉武帝独尊儒术。鲁迅说,道家和儒家虽然都是柔家,但是儒以柔进取,道以柔退却。儒家进入庙堂之后,道家便逐渐遁入山林,把黄除却,代之以庄。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如果掌握了规律,就能无不为,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可以动热铁了,所以“无不为”。后来的玄学家专讲“无为”,不讲“无不为”,也就成了老庄哲学。
黑格尔如此解读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思想:“理性何等强大,理性即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总是在于它的间接活动。这种间接活动让对象按照它们本身的性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它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一进程中,它贯穿而实现了主体的目的。”
《道德经》自成书以来,便被无数学者专研注释,著作汗牛充栋。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于古稀之年,不畏艰辛,勇攀高峰,通考诸版阙误,通析诸章逻辑,通观诸本异同,通感诸节韵味,通论诸家分歧,写出这本《老子通释》。他用优美生动的“哲学散文诗”,将五千言浑朴灵性的诗意完美诠释,保存了初元的酒韵和醉意。
余秋雨说,他为了写这本《老子通释》,足足准备了三十年,读遍古往今来诸多注解,本来还不敢动笔,但是终于发生了一件事,躲不过去了。他给全国听众讲《中国文化必修课》时,老子的词句离开文字呈现就很难讲明白。为了数千万听众,他鼓起勇气,写了这本书。
余秋雨说,跟别人相比,我唯一引以自豪的,是我的文字感应。我能让当代读者更有质感,更为简捷地倾听老子,感悟老子。
《老子通释》是一项体量庞大的系统文化工程。这个“通”,包括以下六项指标:一,通述八十一章全部内容。二,通析每章每节内在逻辑。三,通观两千多年之间的思维异同。四,通感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学韵味。五,通论历代研究者共识和分歧。六,通考各种版本阙误和修正。稍稍一想就能知道,其间会有多少危崖深壑、漫漫苦路,好在余秋雨终于走下来了。
《老子通释》是一部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大量艰深的论述,但整体上余秋雨都用散文写成。他希望能在枯燥的学理和考订之间保持畅达的灵性。他相信,只有促成当代生命的趋近,才能滋润千年文本。
《道德经》煌煌五千言,博大精深,非常不易理解。余秋雨先生高度总结了最让他上心的六个关键词:行于大道,无为而治,相反相成,和光同尘,韬光养晦,上善若水。
余秋雨说,恢复老子的本义,是一种学术责任,更是一种道义责任,是一种生命责任。
《老子通释》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尽力逼近原文旨意,保持学术上高度严谨。二,呼应老子的文学魅力,发挥现代散文在语言节奏上的美学功能。三,洗去迂腐缠绕的研究风习,使广大读者都能爽利接受。
这本《老子通释》是余秋雨晚年集大成之作,譬若生姜,老而弥辣,书中还有余秋雨亲笔行书手迹,行云流水,畅酣淋漓,想要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和余秋雨博深学问的朋友赶紧入手一套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