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岁到63岁,30位素人组成芭蕾女团

踩着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旋律,30名女舞者组成六棱形状,如漫天飞舞的雪花,时而飘涌、时而旋转,她们为观众献上了一段5分钟的唯美“雪花舞”,观众也为她们送上最真诚、最热烈的掌声。图片来源:上海大剧院江一宁12月24日晚,30名怀揣芭蕾梦的素人组成“芭蕾女团”,作为上海芭蕾舞团《胡桃夹子》(十周年版)的彩蛋,完成了她们在上海大剧院“成团出道”的首秀。作为“艺树计划”的重要环节,今年10月,“芭蕾有你”工作坊面向全市范围开展招募——在上海芭蕾舞团教员的指导下,芭蕾爱好者或零基础人群集体排练一个芭蕾舞段,作为《胡桃夹子》的彩蛋出现。报名后,24小时内,“芭蕾有你”便收到多人报名。最终成团的30名学员中,年龄最长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职业横跨医护人员、媒体记者、教师、城市规划者、科技工作者、都市白领,还有不少学生。上海芭蕾舞团资深教员席小贝第一次担任“素人团”的教员。两个月来,她带着她们排练了六次,每一节课一个半小时,“每一个学员都积极配合,一个半小时没有一分钟休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担任的角色,知道自己的责任,都在拼尽全力。”怎么才能让零基础、年龄跨度这么大的学员们,迅速排出一段能达到登台标准的芭蕾舞?“他们不像专业演员,会听音乐和节奏,我就选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数数,每一拍我都数出来,大家肯定都知道。”席小贝说,最难的环节是寻找平衡点,“他们经历不一样,所以要找到一个平均水平,要让六十多岁的阿姨可以完成动作、七八岁的小朋友也可以跟上速度,因为他们的速度、肌肉、反应会相对慢。”“每一次,我都能看到他们回家后做了很多功课,每一次反馈都非常好,有时我从专业的标准来看,她们也非常出色……每个人都是雪花花瓣的一角,缺一不可。”席小贝记得,有一个小孩还急哭过,作为候补演员的她没参加第一堂课,第二堂课又有新任务,来不及补课,便急哭了,“哭都是因为赶不上进度,无法完成任务,都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导致的。”最后一次排练,每一个人都对着合作了很长时间的伙伴致意行礼,“大家不光是表演,还结识了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你谢谢别人的时候,身体也会表达出那种细细的呼吸、那种真诚,这是我们专业演员在舞台上看不到的。”席小贝说。“以前觉得这是小众艺术,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交响乐很震撼,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舞蹈考验的是人和人的协调。”63岁的刘女士小时候学过十几年芭蕾,上海大剧院是她登过的第一个大舞台,“这样的经历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上台体验以后,哇,感觉很不一样,又激动,又有点小紧张。”30多岁的石女士零基础,“作为普通人,可以站上那么大的舞台,向那么多观众展现自己,自信心大增!”明年,石女士想去试试学芭蕾,“以前就是一个观看者,看芭蕾的动作、服装、剧情,上了台之后呢,会想整个团队表现怎么样,想让观众体会到整个团队的生命力。”“芭蕾有你”是“艺树计划”的收官之战。在此之前,“艺树计划”依托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剧场、院团资源,还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活动芭蕾跨界主题讲座,包括“芭蕾与妆容”“芭蕾与服饰”“芭蕾与电影”“芭蕾与配饰”“芭蕾与健康”。此外,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明星吴虎生自导自演的现代芭蕾《难说再见》,以沉浸式的形式登台上海音乐厅,芭蕾、音乐、戏剧、影像与上海音乐厅的华美建筑空间碰撞。从10月到12月,“艺树计划”持续了两个多月,每场活动仅限50名观众,一经公布,名额便被秒杀。作为其中一位参与者,吴虎生观察,这些活动拉近了观众和芭蕾的距离,“让更多爱好芭蕾的观众,走进了芭蕾演员的日常,了解了芭蕾舞台背后的细节。芭蕾演员也更了解观众,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什么。”“我能感到大家都非常喜欢芭蕾。如果能够提供很多机会,让普通观众可以接触芭蕾,爱上芭蕾,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促进和鼓励。”吴虎生说。(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