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剃头匠依然每天出工银棍子刮眼睛,火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狭窄的店铺门口总是摆着几把椅子,有等候的客人,也有路过的熟人,坐下来,聊当天市场上的菜价,聊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

四川射洪市,老城区弘文门背后的巷子里,龚海清坐在自家理发店门口,不时跟人打招呼,摸出烟来散。店里,儿子、儿媳正在忙活。客人一多,他就亲自上阵。也有客人指定龚海清来剪,几十年来就认他的手艺。

↑店里忙起来,龚海清修面,儿子、儿媳剪头发。

77岁的李权文骑一辆旧自行车到了门口。他20多年前第一次找龚海清剪头发,从此就没去过其他理发店。他说老师傅有几个绝活:银棍子刮眼睛,火夹子烫头发,一把修面的刀子更是“全城数一数二”。

龚海清,97岁,剃头匠。13岁当学徒,如今已经干了84年。他在茶馆里支过摊,也在国营宾馆做过理发门市部经理,20多年前又自家开了门店。至今,他依然每天出工。

↑龚海清去年拍的照片。

“他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情。”儿媳苟仕翠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爷子前段时间生病,在医院住了11天,“把一家人都吓着了。”结果出院的第二天,他又来店里了。

故事:

袍哥会里的舵把子找他剪过发、修过面

“我13岁就出来打烂仗(过穷愁潦倒的生活)。”龚海清耳聪目明,手不抖,说话有条有理。他的故事从13岁讲起,父亲把他送到师傅那里,做了剃头匠学徒。

很快,父亲就被抓了壮丁,从此再没有回来。父亲以前是船工,在涪江上拉船。他从师傅那里得知,父亲后来写过一封信回来,说在重庆,部队马上开到湖北,参加抗日战争。

他对母亲的记忆很少,自己几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成了孤儿,也没有兄弟姊妹,从此在师傅家长大。20几岁出师以后,师娘帮他张罗了亲事。妻子从打下手开始,最后也成了一名理发匠。

↑龚海清30多岁时的照片。

师傅姓谢,当时是射洪有名的剃头匠。龚海清说,射洪解放前,他和师傅在茶馆里支摊,在角落里摆两张高低凳,一把剪子,一把修面刀。

文史资料记载,射洪市太和镇,很早以前就是涪江中游最大的水码头。上游绵阳一带的小船到了这里,换上大船开往下游重庆。也因此,这里人来人往,商业繁华,各色人等在茶馆里聚集。唱戏的、说书的、剃头的、修脚的……都依附于茶馆生存。

茶馆里的故事,龚海清说起来滔滔不绝。袍哥会里仁字号、德字号的舵把子,都找他剪过发、修过面。他们坐在桌前,手一招,他就打上水,端着盆跑过去。“他们一边修面,一边聊天,谈事情。”

有个地下党员也在龚海清那里剪过头发,“他经常到茶馆来喝茶,与人下棋。”直到射洪解放后,这个地下党员在射洪担任了主要领导,龚海清才知道他的身份。

新中国成立后,龚海清自己开始经营理发店,后经历了公私合营,再后来进入国营宾馆,成为理发门市部经理。但他从未离开过理发匠的岗位,“经理一样要工作,有任务量。”那时候射洪只有4个理发门市部,赶集的日子剪头发的人总是排很长的队。

顾客:

几十年在他这里剪发,只认他的手艺

很多老主顾从国营宾馆时就开始在龚海清这里剪头发。88岁的蒋光武那时在绵阳工作,在射洪出差遇到了龚海清。从那以后,他的头发都要留着在射洪出差时才剪,“同事都说我是个怪人。”

龚海清说,上世纪80年代,国营宾馆解体,理发门市部也不复存在。他出来后,先在别人的理发店里上了几年班,然后又盘下弘文门后的这间门市,一直开到现在,算起来已将近30年了。

蒋光武还是在龚海清这里剪头发,50多年来没有换过地方。他住在离弘文门不远的地方,每个月都要光顾一趟。从40多岁开始他染发,每次固定项目变成了洗、剪、吹、烫、染。有时候肩颈不舒服,他会让龚海清给他捏一捏。

很多人都变成了熟人,一位田姓老校长第一次来龚海清这里剪头发,脖子痛,贴着膏药。龚海清给他撕了膏药,好好地捏了捏,效果明显。从此老校长就成了他的老主顾。龚海清90岁大寿的时候,老校长前来祝寿,亲笔书写并裱了一个大大的寿字。老校长儿子结婚,也给龚海清发来请帖。龚海清说,“我高高兴兴地接下了,必须去。”

还有一位廖姓老人,也在龚海清这里剪了四五十年头发,如今身体不好,每次都是儿子开车送来,剪完了再开车接回去。

“我20多年没有去过其他理发店。”77岁的李权文骑一辆旧自行车来龚海清这里理发。他在地质队退休,20几年前第一次走进龚海清的理发店,从此就只认这里。他以前家住老城区,几分钟就到,现在搬到新城区,每次骑自行车来。

绝活:

银棍子刮眼睛,火夹子烫头发

“他有几个绝活,银棍子刮眼睛,火夹子烫头发,一把修面的刀子全城数一数二。”李权文讲起龚海清,赞不绝口。他说那根银棍子在眼睛上刮两下,眼睛本来有些浑浊,竟一下子就清亮了,“我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

4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当天,没有见识到龚海清的这门绝技。但当天下午,一名中年客人匆匆走进店来,眼睛进了渣子,已经揉得红肿。他躺在椅子上,龚海清拿出那跟银棍子,一手撑开眼皮,一手拿着10多厘米长的小棍,一两分钟就把渣子挑了出来。

↑客人眼睛里掉进渣子,龚海清用银棍子挑出来。

“东西掉眼睛里,不要去揉,眨一眨,慢慢地自己就出来了。”临走,龚海清给客人交代,客人给了5元钱,他说龚海清刮眼睛的绝活远近闻名。

火夹子类似于一个火钳,先拿到煤炉子里烧红,取出来再淋一些冷水。蒋光武剪完头发后,要烫一烫再染。火夹子夹住头发,青烟随之冒起来,店里可以闻到一股头发烧焦的气味,但看起来头发完好无损。

龚海清拿着火夹子,步子已经有些缓慢,但手上的活还是很利索。他说蒋光武头发比较硬,用火夹子烫一烫,可以让头发定型。烫完以后,儿媳苟仕翠才开始给蒋光武染发。一套项目下来,收费25元。

↑龚海清用火夹子给客人烫头发。

修面也是龚海清的绝活。他说现在客人不多的时候,自己一般不会亲自剪发。但儿子、儿媳剪了后,修面的活常常会交到他手上。

客人躺下来,先用热水敷面,然后刀子轻快地在面颊、耳廓、额前抚过,动作轻快,看起来只挥舞了几下,客人的面就修好了。后颈从发根往下,一刀刮到底,也是几下的工夫。他说以前在茶馆支摊的时候,“就后颈这几下,客人都会单独给小费。”

↑龚海清给客人修面。

老店:

老朋友、老设备、老手艺

从弘文门进去,右拐,巷子狭窄,摆摊卖货,行人穿梭,显得有些拥挤。

龚海清的店毫不起眼,甚至看不到招牌。店很小,只能放下3把椅子。椅子是很沉重的铁椅子,白色的漆已经斑驳。他说这3把椅子一把是上海造,两把是天津造,都是当年从国营门市部买来的,他一把,妻子一把,儿子一把。

妻子已经去世10多年。他说早年跟妻子吃了不少苦,租房住了多年。妻子从在理发店打杂开始,最终成了理发匠。儿子没读两年书,也学了这门手艺。上世纪80年代,国营理发门市部解体,一家三口就分了3把椅子,“但也是给钱买的。”

儿子龚远红58岁,有40年手艺了。他依然习惯穿着白色大褂开工,这是当年理发门市部的工作服,如今已买不到,只有去药店买。

儿媳苟仕翠57岁,最初在当地丝厂上班,下岗后也学会了理发手艺,一干就是20多年。

“现在这个店里的支柱就是我这个儿媳。”龚海清说,他对儿媳的手艺很满意,她样样精通,动作又快。现在很多人来剪头发,也是认可两个“年轻人”的手艺。

老店里,两把火夹子,锈迹斑斑的吹风机,已经磨得很窄的剃刀……都成了“老古董”。龚海清说,这些东西都陪他几十年了。他拿出那把修面剃刀,看了又看,“这把刀以前一直是我老伴磨,她磨刀磨得好。”

↑店里的“老古董”。

龚海清的家就在门店隔壁,在3楼。龚海清走路不是很方便了,儿子、儿媳专门在楼梯墙面上为他安装了不锈钢扶手。他说儿媳很孝顺,把他照顾得很好,又很能干,店里、家里全靠她打理。儿子勤快,晚上家里、店里的卫生,总是儿子去做。

“很早就要开门,有时候早上7点多就有人在楼下喊。”苟仕翠说,夏天的时候更早,6点多就要到店里,烧水、打扫……有些客人已经等着了。

狭窄的店铺门口,摆着几把椅子。4月1日,有等候的客人,也有路过的熟人,坐下来,聊当天市场上的菜价,聊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

龚海清总是笑脸相迎,见到熟人就摸烟出来散。

↑店门口放着几把椅子。

龚海清染了头发,一个女徒弟还给他修过眉,看起来精神很好,不像一个97岁的老人。他说孙子以前给他买了一个智能手机,他用了一段时间就还给孙子了,“亮晃晃的,怕把眼睛弄坏。”

小重孙被家人抱到店门口来了,龚海清把烟在地上踩熄。有个熟人说,“他喜欢他这个重孙得很,不在重孙面前抽烟。”

红星新闻记者杨灵摄影报道

编辑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