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实践
有的人朗诵,水平总是上不去,原因之一就是实践太少。
见观众少,一上台就紧张。老不实践,别人也没办法帮你提高,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所以要多实践,让大家多提意见,告诉你哪里行哪里不行。总不实践朗诵时就会紧张,像我第次演出那样,哆嗦地不敢上台,后来是被同学推上去的。实践多了慢慢地就不紧张了,而且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比如眼睛应该往哪里看,语句应该怎么读,手势应该怎么加上,慢慢就熟练了、
所以实践很重要,实践出真知嘛!
第二条:选材
选材很重要,题材选得好,朗诵就成功了一半。
我们在朗诵之前要选材,选材的标准是从实际出发,前提是选健康向上的、能够发人思考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这样,朗诵出来的诗词歌赋使听众既有美的享受又能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启迪。
再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文化程度,选择自己能理解的作品朗诵。因为只有你理解了,才能把它表达出来,如果理解不了,说话就没有根。我们讲,言为心声,你自己都不理解作品,怎么去表达,怎样感染别人。
例如,一个小学生朗诵《长恨歌》,作品篇幅很长,内容有同情、歌颂、表扬、讽刺,一个小学生怎样能理解这么复杂的感情,能朗诵下来顶多说明你的记忆力不错。
再比如让一个小学生朗诵《乡愁》,他还没有长大,哪儿来的新娘,所以内容和身份要符合。
男士朗诵《致橡树》也不太合适,《致橡树》应该是女士朗诵,因为它是在表达女性对爱情的一个态度,我要爱你我应该怎样,我绝对不依附于你—如果换位男士朗诵就变成牛头不对马嘴了。所以选材一定要选择自己能理解的、适合自己的。
在我过去的工作单位也有过选材不合适的往事:有一位演员长得很胖,大肚子,选择普希金的诗《我曾经爱过你》来朗诵,题材和自身条件反差很大,如果换个靓仔帅哥比较合适。后来这位演员重新挑了一个寓言《猫和夜莺》,朗诵时把猫和夜莺的状态表演得惟妙惟肖。这样朗诵效果就极好,后来成了他的经典段子,无论到农村还是基层、工厂还是机关,他的这个节目都特别受欢迎。
演艺界有这么一句话,要么人保戏,要么戏保人。我们学朗诵特别是在朗诵水平不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材。选材要认真,材料选对了,成功了一半。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嘛,朗诵也一样。
(选材要符合年龄特点)
第三条:找主题
拿到一首诗歌,或是散文,先找主题,然后再分段。
首先要弄明白作品说的是什么、主题在哪里,体现主题的段落词句是哪些、性质是什么,这样做就能知道朗诵的时候把力量放在什么地方、把高潮放在什么地方。
比如《乡愁》,一共四段,可以设想,小时候,可能在姥姥家或是在别人家住,和妈妈有一段距离,所以要通信,这就首先知道了这是对妈妈的一种感情。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长大后可能结婚,也可能在外地工作,新娘在家里,为什么不说老婆或妻子在家?一定要说新娘呢?那就是结婚不久,甚至是刚刚结婚,马上就走了,里面不仅有思念的感情,还有甜蜜的感情,朗诵时要在语气上有点变化。
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听就知道母亲去世了,小时候和母亲那样的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去世了,我的心里是那样难受,这段要有悲痛的感觉。
最后这一段,“现在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段要加强处理。这样,主题就出来了。
和主题有关的词语和有关的段落就要把它突出出来,怎么突出,在语调、声调上都要盖过前面,和前面不一样。
我看过朗诵这首诗的演员,各式各样,有的拿拐杖,有的戴个礼帽像归国华侨,说第三段时语调很高,很难受很难受的,等到最后段,语调反而平缓了,本末倒置了,你把和母亲情感的悲痛朗诵上扬得那么高,后头如何往上走,上不去了,主题部分被淹没了。
这首诗如果没有最后一段,不可能在大陆流行,最后这一段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问题,是个大事,所以朗诵到最后的时候,是必须要把主题突出的。
又比如朗诵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主题在最后一句,想什么?想的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如果没有这最后一句,这首诗还有什么流传的意义呢?所以拿到诗一定把主题搞清楚,到底说的是什么,不能朗诵半天让人不知所云!特别是现在有一些朦胧诗,是诗人自己情绪的一种宣泄,思想跳跃,一会儿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朗诵出来你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有一次听朋友朗诵,我问他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朋友说他也不知道,你都不知道主题在哪里怎么朗诵呢?不知道主题,哪个地方应该突出,哪个地方应该向观众交代,应该让人得到什么启示,这些该知道的都不知道,怎么行呢?所以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我觉得我们现在在选材上总是有误区,就是题材太单一,大都集中在颂扬性的题材上:祖国呀伟大伟大,山河呀秀丽秀丽,等等。现在许多不同主题的朗诵活动,总是离不开那几个熟悉的篇章:《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华颂》,等等,这些诗都是好诗,可不论什么场合、什么主题都朗诵这些,没有新的作品出现,题材就太窄了,太单调了。
我认为我们选择朗诵作品,不但要有歌颂“真善美”的,也要有鞭挞“假恶丑”的。要体现文学作品和诗歌的战斗性,弘扬正能量。我们老一辈的朗诵者们都能做到这一点。我希望年轻人也能在这一点上产生共鸣。
我从艺60年了,我就特别注意选一些和观众一起互动的题材,我得到启发,大家也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比如我朗诵的《良心账》:
“有人说狗狗不会算账,不,它心里有本良心账,主人家里着火,它会发出吼叫像警报拉响,主人掉到水里,它会把你拉上来救你,而现在有人在路上摔倒没人扶,没给儿女凑齐学费就把母亲捅伤”
这就有了很强的社会意义。另外,一些在文物上刻字、随处吸烟等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朗诵的形式去批评……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有一些讽刺、鞭挞社会不良现象的朗诵作品,朗诵舞台就更活跃了。我们不但参加了有益的文化活动,身心愉快了,情感宣泄了,同时也能受到一定的教育。只要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去创作、去搜集、去整理、去朗诵。这样,我们朗诵艺术的舞台就会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条:口齿要清楚
口齿清楚,就是“四声”不能乱。
朗诵是语言艺术,必须要有非常清楚的口齿。就是说普通话比较好的北京人,也得注意,有一些北京的土话可不是普通话,也要往普通话上靠。
四声不能乱,语言要规范,尖音要克服,要按普通话的要求去朗诵。
尤其是标点和重音,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一个词组,都有标点符号和轻重音。特别是在有对比的情况下,重音就发生变化了,比如,我们平时常说的“电车”“汽车”,重音都在“车”上。“你是坐电车来的?还是坐汽车来的?”回答:“我是坐电车来的。”重音就变到“电”上了。
所以我们在读一些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上下的语境,前后结合、内外结合,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要结合。比如有这么一句话,问话不同,重音就不同:“我有一支钢笔。”重音一变,意思就变。还有关于“大爷”的读音,重音不同,意思变化就很大。(注:这里说的“重音”,有一些实际上指的是“轻重格式”。比如“大爷”的“爷”字,轻声和非轻声,意思不一样)
我们做演员的,接到剧本,一边看一边就找重音到底在哪儿;拿到一首诗,也要琢磨主题在哪儿、怎么分段、怎么处理它、重音在哪儿。
切记(注:此文是根据曹灿老师讲课整理,“记”字疑为“忌”字之误。)“一道汤”:“一道汤”是演艺界的话,说话“一道汤”,平的,就像我们到饭馆里吃饭,上了黄瓜汤、上了冬瓜汤,再上一道西红柿鸡蛋汤,汤都是好汤,但老是汤谁也受不了!
吃饭也要讲究节奏,先上凉菜,喝点饮料,再上热菜,之后有一个高潮,上一道特色菜,最后上水果,一步一步地来,它是有节奏的。我们人生活也要有节奏,街上的人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这才形成了一个社会。一首诗也是有快有慢、有高有低、有紧有慢、有凹有凸,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要练自己的舌头,像我朗诵演播《李自成》的时候,慢而不断,声断情不断。不能跑神,要用眼神紧紧抓住观众。
又例如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读得不能像小学生念书那样,那就太平淡了。人的耳朵和眼睛是有记忆的,总是一个节奏,大家听着就烦了,就要打瞌睡了,所以拿到诗后一定要有处理:紧慢凹凸,哪个地方应该突出主题,哪个地方应该慢下来,安排好,这样节奏才能出来。
第五条:讲究停顿
停顿就像音乐里的休止符,停顿的作用是让人在短暂的时间里有个消化的过程、让人思考的过程,每个段落完了以后稍停顿一下,然后再继续,不然稀里糊涂,一直突突突突地说下去,演员累,听众也累。生活中我们吃面条,吃到嘴里会把面条咬断,这就是停顿。停顿表示思考,举个例子:
问:“哎,你借老张家的锅还了吗?”答:“老张家的锅?”问:“是呀,哎!你想想,你想想!”答:“哦!就是那个扁锅啊,我还了,我还了。”
这一段对话中间有很多地方是停顿的,停顿有时是有提神的作用,比如正讲着课,门开了—(停顿),原来是风刮的。
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做个示范,请大家注意“停顿”的技巧。朗诵一首诗:《人生》。
人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自己的哭声迎来别人的笑声开始,到别人的哭声送走自己的无声而告终。整个过程大体上由哭声(停顿)笑声(停顿)无声组成。该哭时你就号啕大哭,哭它个天昏地暗;该笑时你就尽情欢笑,笑它个鬼呆神惊;该无声时你就鸦雀无声,犹如漫漫长夜静待黎明。宁可自己多一点哭声,也要给别人增加一点笑声,只有这样,在你“谢幕”时,才能得到别人发自肺腑的哭声相送。(停顿)
从“人生是段旅程,第二段开始,中间有个停顿。
再举一例:一部电视剧里有一个画面,班长中弹了,有这样的台词:“班长,班长,(停顿)班长他闭上眼睛。”这中间就得有个停顿,让人引起思考。
第六条:手势
为什么加手势,因为平常我们生活中说话是有动作的,都有手势。例如:“你上哪儿去了?”“我上那边去了!”手势是很自然的,为什么我们朗诵的时候手势就加不上呢?手不知道往哪儿放,有时候还哆嗦。
有人研究过舞蹈是怎么产生的,《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话说得不过瘾就唱,唱得不过瘾就跳舞。
手势就是这样的,当你的语言要加强,手势就加上了,而不是乱动的。我建议大家朗诵时忘掉自己的手,不用想,很自然地垂在旁边,说到该动的时候动一下。
第七条:眼睛和手势的配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的眼睛是互相交流的,朗诵时一定要看着观众,要和观众的眼睛进行交流,交流的方位就是左边、中间、右边,在说的时候要慢慢平视个地方固定地说几句,然后转过头再说几句,跟远处再说几句。
眼睛动要有目的,不能乱动,乱动,眼神儿就有飘忽的感觉;眼睛又是和心、和感情相连着的,为什么我们对撒谎的人会说:“你看着我的眼睛!因为撒谎的人眼神恍惚,不善撒谎的人眼神一看就看出来了。
眼睛非常重要,我们朗诵时往台上一站,眼睛一定要展现给观众。有的人经验少,一上台害怕,眼睛总看着天;有人朗诵拿个夹子,老看词,不看观众,即使全部背下来,也离不开夹子,这样不行!手势和眼睛要配合起来,做到眼到手到,手势尽量地伸展,让人看着很舒服。
第八条:人物要区分
苏联的大文学家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我们的作品是塑造人物的,比如一首诗,诗中无人物,但是作者就是人物;如果诗里有人物,或者小说里有人物,那么定要区分开来。
人物的区分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播音式像电台的播音员用声音的高低区分人物,比如齐越老师朗诵《在彭总身边》。还有种是演播式,带有表演的成分。做演员的朗诵,表演性的处理就多,因为他的职业就是表演。
我朗诵小说时,就用声音的高、低、尖、细、粗、哑区别人物,比如朗诵《李自成》时,三个大将均用声音来区分,用气质语速来区分。
播音式的好处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你可以想象彭总当时的表情,当时说的话,情绪是什么样的,长相是什么样的,让人去想象。而演播式则容易把你带到一个固定的方式,比如说:“这一车东西给他拉回去。”在你的表演上很可能和观众的想象产生距离,观众就会想,彭总怎么成这样了?所以对人物的塑造一定要尽量准确。
再比如朗诵《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朗诵前一定要把人物研究透,这样不会产生歧义。我在朗诵小说时,都将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一条一条地记下来,然后分析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包括我朗诵《李自成》的时候,用我的中声区,显得苍老一些,就像老人在讲古。
当我朗诵《桐柏英雄》时,我的声音就年轻一些,清脆一些,因为表现的是年轻的战士,这都是为了体现作者、体现人物。
朗诵时人物的对话、人物的表现都要搞得清清楚楚,不然不知道这句话谁说的,那句话谁说的,像囫囵吞枣。
朗诵时的喊叫让人讨厌!有人说,朗诵就是要大声,就是要喊,我不排斥朗诵声音要大些,声音小了观众听不见,朗--就是要大声。但是“朗”要有个度,我们的声音是随着内容走的,随着诗歌内容本身安排的,哪个地方应该快、哪个地方不应该快、哪个地方应该高、哪个地方应该低,所有的形式、所有的技巧都要为内容服务。
拿《人生》举例,我是这样处理的,“人生是一段征程……”这诗里有喊,是该喊的地方,比如“我,不愧于人生,如果不喊觉得不给劲儿,因为这首诗的题目就是人生,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四平八稳的,也不感人。我主张朗诵要娓娓道来,渐入佳境,就像家常说话一样,现在有话筒了,在话筒面前不要使劲儿,表演要自然真切。
情感要真实,朗诵时要用真情实感,我们读出来的诗不是字,是感情、是艺术,你说出来的是心里话,而不是纸上的字,要把字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情放出来。也不能很苍白地把一首诗念下来,你不感动,听众也不感动;你没感情,听众也没感觉,所以自己要把感情放出来。当然也要克制,艺术这东西是很微妙的,是真的又是假的、是生活又是表演,还有一个第三只眼在看。周总理说过,“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你在朗诵的时候进到诗里去了,不要去管别的,只想诗中内容,还要想着观众,有个第三只眼睛要审视着自己,这样你才会清醒。比如,朗诵时头发突然遮住了眼睛,知道头发下来了,形象不好看,但也不敢用手去整理,这就不行!既要想着观众又要审视着自己,这就叫“目中无人,心中有人。不能光顾着朗诵,不管自己的形象怎样!
演员演得棒,不是演员自己在台上痛哭流泪,而是要让观众痛哭流涕,这才是本事。京剧演员在演哭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脸挡住?就是要美。戏曲,特别是京剧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台上感觉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要很好地把握自己。
第九条:要练语言功
前面讲过我们要练好母语,使得语言能感染人。在某些场合,给人朗诵一首小诗,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平时待人接物,处理朋友关系、家庭关系,都有话可说因为你经常朗诵,脑子里的词汇就多,说话就得体,甚至出口成章,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朗诵得好就要多读书,提高文学修养,培养性格,净化心灵,做个生活当中的有心人。
参加一个朗诵会,不是光带着耳朵去听的,听到别人朗诵得好,要琢磨人家为什么朗诵得好,怎么好,我为什么没有感动别人,问题在哪里。既然我们喜欢朗诵,就应该下这些功夫。我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就琢磨这戏怎么好,喜欢琢磨。我们大家都要多注意别人是怎么朗诵的,生活当中怎么说话,有什么毛病,和语言有关的地方都要多下功夫,对自己的工作有好处,修身养性。就像我们这个年纪,在一起的时候高高兴兴地交流朗诵,宣泄情感,就算是有点儿烦心事,大家在一起一朗诵高兴,就忘了!
我今年86岁了,状态还不错,就是跟朗诵有关。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朗诵。
摘自《“曹灿杯”指导用书:青少年儿童朗诵实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