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渌口区推进农村垃圾分类用巧劲人

人民网长沙7月7日电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自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株洲渌口区积极实行“首村示范过关制”,8个村创建达标,生活垃圾减量率达50%以上。今年,该区继续在31个村(社区)试点,在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完善垃圾处理链条、建立长效机制上用“巧劲”,进一步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营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从“垃圾生产者”变为“资源守护者”,垃圾分类渐成新风尚。

一台情景剧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

“我是蓝桶桶,装可回收垃圾,饮料瓶、易拉罐、旧电器,能卖钱的都归我管。”近日,八斗村干部群众自导自演的舞台剧《乡村振兴,我们来了》火了。舞台上,4个“垃圾桶”与“游客”互动,生动形象地告诉观众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演出视频在朋友圈频频转发。

“这样的形式有新意、有创意、有实效,在欢声笑语中把垃圾分类的大道理传递给了基层群众,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传达了社会主流声音、传播了新时代文明正能量。”渌口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冯怒表示,垃圾分类,宣传先行,像这样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值得复制推广。

近年来,渌口区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群众知道“怎么分”。同时,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活动,区妇联结合最美庭院创建等工作,发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让垃圾分类进家庭、进校园,实现落地。

一个分拣中心完善垃圾处理利用链条

7月2日,位于古岳峰镇三旺村的镇垃圾中转站旁,新建的垃圾分类分拣中心格外显眼,走进里面,平方米的面积划分了金属类、塑料类、有害类、布料家具类4大存放区格子。格子里,塑料瓶、啤酒瓶、旧家具、废金属等垃圾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空气中没有异味,打理得很干净。

尹光华是垃圾中转站的压缩员。现在,他又多了一项职责——分拣垃圾。“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塑料瓶、废纸等可以回收再利用。”尹光华介绍,垃圾分类分拣中心紧挨着垃圾中转站,分拣垃圾更方便,减少了转运途中出现的抛洒漏现象。

“我家有一些纸壳子,今天可以来收吗?”

“可以,过20分钟过来。”在古岳峰镇向阳村,脱贫户马伏秋骑着三轮车,正在村道上保洁,看见草丛里有白色垃圾,便用夹子夹起来。上岗公益性岗位的马伏秋既是保洁员,也是垃圾分拣员。每天,他随身携带着好几个蛇皮袋,上门收集垃圾时,分门别类地放好。

“今年,我们要求各镇新建一个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再生资源回收站)。”冯怒介绍,该区采取“农户源头分类减量+保洁员二次分类减量”的模式,农户按照“厨余不入桶,有害单独放”的原则,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村收集员定时上门收购,并对农户的其他垃圾收集桶中未正确分类的垃圾进一步分拣,将分拣出来的有价值可回收的垃圾送到村垃圾分选中心。

村垃圾分选中心一般选在交通较为便利、人口较多的地方。渌口区已有不少镇村利用闲置的资源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例如龙潭镇将废弃林业站改造成垃圾分类站,由村民自愿担任回收员,上门回收垃圾。八斗村将废旧电站改造,准备投入使用。目前,该区也在计划和垃圾回收处理利用终端公司进行合作,让各类垃圾得到更好的利用。

一套考核细则建起长效机制

今年,渌口区建立农户自筹、村(社区)补贴、镇配套、区财政奖补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级投入机制。

为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渌口区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细则,采取百分制计分法。对季度考核排名倒数第一的,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主要领导将约谈镇主要负责人。(邹怡敏黄龙美实习生徐珍珍)

本文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