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磨子是种磨,很小,比老妈妈用的小拐磨还小,径足有一张大烧饼,它是专门用来加工花椒皮子五香面的。
在夏蔚集上,一盘料磨子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了;姚店子集上的一盘料磨子四十多年春秋了;在老桥头东面小河市场里,遑用问年龄,单凭黝黑溜光的包浆色,就能对这盘料磨子青春几何猜个八九不离十。
料磨子只加工八角茴香、花椒皮子、肉桂豆蔻、香叶陈皮、丁香草果等各类烹饪的调料。磨眼很细,那些散发着甜甜香味的树皮、坚韧如豆的果实,都得先掰碎砸开才能添膛。小料磨很轻,料子很硬,因此操之不能过急,慢慢一圈一圈转,蕴含五味的香料才能细细如粉磨出来。
从前啊,买点花椒皮子八夹子茴香粉,卖料的拈一截早就裁好的报纸啊、广告纸的,转成个漏斗状拤在手虎口里,用锃亮的黄铜打的小铲斗戗一些灌进去,放在戥子秤上称一下,买这些香料不可能成斤,论两论钱足矣。
也奇怪,那个时候人也不嫌弃脏,不卫生,那报纸广告纸什么的,不知被多少人翻阅了多少遍了,而且卖到废品收购店里再买出来,条件好的,有在党政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儿女亲戚的,会拿一些过期的报纸给老人家赶集用,多少还干净些,至少自己心里有数不是?
但那个时候很小有人因为不干净而有病的,老头老妈妈都活到八九十,皮包骨头精神矍铄,即便到了瓜熟蒂落的年龄,即便有的移床到了堂屋,挨靠几天竟然又发现他披着披肩担者锄头下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