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风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文/观察未来科技
11日晚间,在雷军年度演讲中,小米重磅发布了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内部昵称“铁大”。高1.77米,重52kg,高1.77米,重52kg。并且,小米的“铁大”不是PPT,也不是请人穿着道具上去跳舞,而是直接拿出原型机,现场和雷军互动了一番。
据雷军介绍,“铁大”具有高情商、可感知人类情绪,视觉敏锐、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小脑”发达、可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四肢强健、动力峰值扭矩Nm等能力,支持多达21个自由度,并能实现各自由度0.5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模拟人的各项动作。
硬件方面,小米表示自研了一枚重量仅克,额定输出扭矩达30nm的电机,保证机器人上肢的灵活性。其他方面,CyberOne支持单手握持1.5公斤重物、反向拖动上肢复现运动等功能。
除了机械部分,“铁大”还搭载了小米自研的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结合AI算法,使其具有完整的三维空间感知能力,更能够实现人物身份识别、手势识别、表情识别功能。在发布会上,雷军称“不仅看得到也能看得懂”。
不过,重磅是重磅了,但CyberOne也还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实体机虽然已经亮相,但其研发依旧在初级阶段,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提升和完善,“铁大”自己也表示“刚刚学会走路”。尤其是和马斯克的特斯拉机器人相比,可以观察到,小米机器人的手是跟夹子一样的,而特斯拉机器人的手是仿人类的五根手指,是两个手指跟五根手指的差别,这也难怪网友调侃称,小米做的是玩偶,特斯拉做的是机器人。
另一方面,小米“铁大”成本也居高不下,雷军称,每台的成本高达六、七十万元,目前还不能实现量产,这与此前特斯拉机器人传出的报价相差两三倍。此前马斯克表示,预计擎天柱量产后,其成本比汽车还要低,大约在20万元左右。
可以看到,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成本上,小米“铁大”想要成熟,并进行商业化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至于小米为什么要花这么大代价造“人”小米给出的答案是CyberOne并不是规划而来的。他更像是人,是小米“科技生态”自然进化而来的产物。但说辞背后,显而易见的是,近些年,机器人俨然成为众多科技公司展现自己综合研发实力最好的产品,小米造仿生人形机器人大概也就是为了在各种程度上验证技术了。
当然,在个人年度演讲快结束惊艳亮相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CyberOne其实也是雷军一个不错的噱头,至少宣传作用和话题感已经被拉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