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平利河谷纵横,山川相连。山中森林繁茂,随处都是野生动物活动栖身的地方。优越的气候环境条件,不仅有利于人类繁衍生息,而且适宜各种各类动植物和飞禽走兽的繁殖和生存。据《平利县志》资料介绍及民间口碑传说,除了大象狮子野牛野马之类以外,平利所见野生动物种类很多,飞禽走兽无所不有。
兽类主要有老虎、豹子、黑熊、豺狼、狐狸、獐子、麂子、草鹿、野猪、野羊、野兔等数十余类,飞禽之类常见的主要有雕、鹰、山鸡及各类雀鸟不下百种。虎豹、黑熊、鬃羊等较大动物集中在县城之东南中高山区的八仙、秋坪一线的大山原始森林之中,其他各类在县境各地均有岀没活动的踪迹。
有可靠资料证实,继清咸丰年间民间猎人宁显奎等在金沙河西沟石岩子捕杀一只老虎之后,一九五二年农历正月初二日,八仙龙门数十人在牛溪沟垴又捕杀一只花斑老虎。自此,平利再无老虎踪迹,其他类野生动物由于森林毁坏严重,加之民间频繁地捕杀,逐年稀少,尤其是豹子犲狼獐鹿鬃羊黑熊一类已不多见。
民间捕杀野兽动物,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围猎枪杀和下套捕捉。民间捕猎,一是为了农闲时节自寻消遣,二是为了丰富饮食生活,打猎护秋则是为了保护庄稼,减少遭害。围猎“围猎”民间俗称“打枪”(打猎)或称作“撵山”。
农闲季节或年假期间,相好的“枪友”自愿邀聚,带上干粮、猎枪,领着猎狗,或打野猪或打羊,或撵麂子或撵獐,提前都有一个信息目标。打猎如同打仗,提前要制定周密的行动计划。
谁当“撵角子”(指挥猎狗的角色)谁“坐境”(在预料牲口将通过的境口通道外设伏),布署得井井有条,疏而不漏,俨然在战场上敌我交兵作战一样。坐境者一般都是高手,行动敏捷,枪法要准,胆大心细,方能胜任。
一仗下来,打到什么猎物,均之匀之,见人有份。分配战利品时,另提一份和野物皮张归属击毙牲口的枪手,以示奖励。民间使用的猎枪,都是自制的土枪。枪筒里装上火药铁籽、钢珠或钎条,安上纸捻火皮作引线,具有很大杀伤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民间土枪土炮一律被公安机关收缴,所剩者百里怕有一二。
经过批准留下的,严格登记程序,发给持枪证方有资格持枪。下套民间下套捕捉野生动物,是一种常用的狩猎手段。套有多种方法各异。最常见的是“闫王吊”和“老虎夹”。闫王吊又叫“连环套”,在野兽出没的要道路口利用有利地形把小树拉弯成弓,用绳索铁丝绑在套板上与小树弯弓连接,一旦野物踏上套板,绊动机关,小树弯弓立即弹起,利用树的弹力将野物索紧吊在空中,猎手会按时清套收套,收回战利品。
老虎夹是用两根弯形钢铁棍上开出利齿,一端用大功率弹簧连接牢固,下套时扳开另一端张着大口,一旦野物踩人套内,绊动夹绳机关,以弹簧的弹力作用“嚓咔”一下,使张开的夹子迅速合拢,紧紧的夹住动物腿脚,待野物反应过来挣扎,会越奔越紧,利齿扎人肉内,弹力大的,一下子能把脚骨夹断。
下老虎夹要注意的是傍黑安装起早清套及时卸取,以防误伤过往行人。护秋护秋就是保护秋熟的庄稼果实。一到秋天,苞谷红苕豆子结出果实逐渐成熟,山中野物兔子獾子狗熊野猪一齐出动遭害庄稼,远村近邻,人们就自动组织起来打猎护秋,或枪打套捉,或药毒或鸣金驱赶,千方百计地保卫劳动成果。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给集体护秋是一大美差,自己只出一杆土枪,枪籽火药都是生产队买的,打下的野物归自己享受,另外还能得到一份奖赏。一般是打死一只乌鸦奖励二个劳动日,捉住了偷苞谷的贼娃子还能获得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