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大兰州方言尕卧车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一个地方就有属于这个地方的语言,一种被当地人喜欢和传承下来的文化。在黄土高原西部这个“两山夹一河”的兰州城里,祖祖辈辈说着这样一种幽默风趣的“土话”——兰州方言。

把小轿车叫的是“尕卧车”

把摩托车叫的“电奔子”

满山满洼跑的是“三马子”

把拖拉机叫的“手扶子”

有一种摩托叫“偏三斗”

把钢笔叫的是“水笔”

把信封叫的是“信皮子”

把年画叫的“画张子”

把十块的票子叫“大团结”

有一种富人叫“万元户”

有一种窝囊叫“邋遢包”

不听话的娃是“犟板筋”

兰州人自创的叠词:

今个的天“蓝盈盈”的

新媳妇穿的“花朵朵”的

肉色子(皮肤)“白生生”的

脸盘子“圆哆哆”的

嘴皮子“红丢丢”的

岁岁子“齐墩墩”的

两个辫子“长嗦嗦”的

两只眼睛“毛墩墩”的

身段好看“端缕缕”的

这个尕娃“瓜惺惺”的

尕眼睛“丑唧唧”的

肚子吃的“憋赞赞”的

人长的“胖墩墩”的

脖子不洗“黑啾啾”的

手上的垢痂“脏哇哇”的

拿的铅笔“短节节”的

胡窗子的纸“薄亮亮”的

桌子擦的“明桑桑”的

柜子擦的“滑渝渝”的

房子收拾的“亮堂堂”的

院子扫的“净单单”的

有一种味道“臭哄哄”的

有一种颜色“黄楞楞”的

有一种天气“灰楚楚”的

有一种点心皮“酥楚楚”的

有一种迪斯科叫“蹦擦擦”

这个人“穷嗖嗖”的

浑身上下“土苍苍”的

这个猪“肥愣愣”的

这个碟子“浅喋喋”的

这个线绳“细子子”的

这个人晕倒了脸“白渣渣”的

对外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好多东西,兰州人便给每件东西加了一个“洋”子。

西红柿叫的“洋柿子”

火柴叫的是“洋火”

大辣椒叫的是“洋辣子”

把土豆说的是“洋芋”

有一种葱叫“洋葱”

把人力车叫的是“洋车”

把西装叫的是“洋装”

胳膊上挎的是“洋包包”

把外国人说成是“洋人”

把时髦说成是“洋气”

把布娃娃说的“洋娃娃”

把普通话说成是“洋话”

极度完美叫“展挂滴很”

好友说成是“练手”

同伴称之为“一搭里滴”

把生活垃圾叫“龌索”

把用过的脏水叫“龌水”

把身体的代谢物叫“垢痂”

把破布烂扇叫“铺陈”

把乌鸦叫的是“黑(he)老哇”

把麻雀叫的是“巧儿”

戴胜鸟称呼为“咘咘吃”

屎壳郎叫的是“屎爬牛”

潮虫叫的是“鞋(念hai)底板”

把蛐蛐叫的是“秋扇”

把虫子叫的是“蛆儿”

把蛇叫的是“长虫”

把棉衣叫的“背芯子”

把背心叫的“夹夹子”

有一种棉鞋叫“鸡窝子”

二指背心说成是“吊死鬼”

有一种棉衣叫“大兜襟”

把酒喝干叫“挖到”

划拳碰杯说“走一个”

喝酒划拳爱说“哥俩好”

喝醉了就说“癞蛤蟆爱滴泥窝窝”

一帮醉汉都说“掏心窝子的话”

《口头禅》

两口子对话

老公:老婆子,今晚上吃个拉条子啥?

老婆:今晚上的面片子,你吃了吃球子,不吃了算球子,你还事情多球子。

对于兰州方言来说,同样的文字,说话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

《打招呼》

你组撒去了?

我组了个撒,

你组了个撒啥?

我就组了个撒嘛。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图片的设计者。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不得省略作者简介和照片。

作者简介

姓名:贺登年,女,生于年6月,甘肃省兰州市人,中共党员,汉族,出生在一个传承孔孟遗风,有着书香气的家庭。年曾作为兰州市民代表就学习“八荣八耻”向全市人民发起倡议,宣传传统文化进社区。于年7月创建“家教感悟――贺登年”美篇专栏,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部分文章被美篇平台加为“精华”在“热点”推出,成为美篇写作达人;代表作为《抓紧时间爱父母》、《我们这一辈》、《献给婆婆的诗集》、《美篇家书――感谢有你陪伴的日子》等,文章陆续发表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