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少的好同志,切莫开门进我室内,如进室内发生危险,后果由你自己承担。”
湖南省永州市的某个小镇的山上,有一个石头砌成的“活人墓”,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这么两句话。
这个“活人墓”里机关重重,稍有不慎就会命丧当场。
可就是这样危险的“活人墓”,里面居然住着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梁富生。
这个“活人墓”也是他花了14年时间,花费了26万为自己设立的。
那么他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来为自己建一座“活人墓”呢?
活人墓
“活人墓”顾名思义,就是指墓主人尚且活在世间,就已经开始给自己建造坟墓。
不过湖南省永州市的这位老人和别人有些不同,他建造的是一个两层,像是一个房子似的陵墓。
当初,梁富生担心自己去世之后,无人收尸,于是决定在活着的时候就将自己的陵墓修好。
于是他在小镇的后岭上随意选了一个地方,没有请算命先生,像是随意一指就确定了陵墓的位置。
当村民们知道梁富生想要建活人墓时,都劝说不要建,不吉利!
但是梁富生意已决,他不想要在死后还要麻烦村民们,干脆在活着的时候就将身后事安排好。
于是,他花14年时间,修建了这个陵墓,零零碎碎加起来一共花了26万。当然这些并不是用在装饰上,而是用在加强墓室的防盗系统上面。
为了修建墓室,他专门请了工人将墓室的大概修好,一共两层。里面有几个石室,几个石室放杂物,其中一个专门用来放棺材。
这个棺材和一般的也不同,棺材直接镶嵌在地上,盖子是用铁皮制成的,分为两块,可以随时掀盖。
梁富生老人平时就睡在棺材里,觉得不舒服了就盖上下半身的盖子。如果觉得撑不下去了,就将上半身的盖子也盖上,这样既方便,也不会麻烦别人。
由于陵墓是在深山老林里,梁富生老人担心会有盗墓贼和野兽会闯进去,就买了一些关于机关密室之类的书本。
梁富生老人自己琢磨研究,在墓室里设置了五道机关。
第一个就是门口石碑上的四句提示,算是一种警告。
第二道机关就是门口的铁门。
第三道机关就是屋顶的铁钉阵。
梁富生老人让工人在屋顶上方做了个水泥地,里面插满了钉尖朝上的铁钉阵,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有人或者动物会从山上跳下来。
第四道机关就是在墓室内了,一路上埋下了数十个铁夹子。
这种铁夹子可不是一般夹老鼠的夹子,而是当地猎户在山上夹老虎的夹子。一脚踩上去,可能直接将脚都夹断了。
而最后一道就是在梁富生老人的身上了。
为了避免自己遇上危险,他在怀中藏了一把刀,这把刀可是个老物件,已经在老人身上藏了14年。
陵墓建成之后,梁富生将所有村民都请到自己家中,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这顿饭表达了三层意思。
这第一层意思就是表达了梁富生老人对于这些年来,村民们对他的照顾之情。
第二层意思就是梁富生老人的送终饭。
第三层意思就是日后若是梁富生老人走了,希望村民们可以帮忙将他放进棺材里安置好,再将所有机关都打开,封闭墓室。
梁富生在村中那算得上是最德高望重的老人,村民们看着老人又是感谢,又是拜托身后事的,内心觉得非常不好受。
梁富生老人将一切都办妥之后,就将所有东西收拾好,搬到了墓室里。
那孤身一人,却又满不在乎的背影让人看起来只觉得满眼心酸。梁富生老人建造活人墓的事情传了出去,这种骇人听闻的事情不免有人会议论。
有人问老人没有子女吗,没有亲戚好友吗,为何要建造“活死人墓”?
孤身一人
其实梁富生老人早年期间也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但是命运似乎一点也不眷顾这个乐观又坚强的老人。
梁富生出生在30年代,家里是行医世家,也传下来不少医书。但是那个战乱的年代,哪里能闲下来去学医,能活着就不错了。
不过,梁富生的家庭比别人还是好一些的,在家人的安排下,早早地就娶了媳妇,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婚后,梁富生的妻子为他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这可把梁富生高兴坏了,因为龙凤胎是阴阳合并、龙凤呈祥,表示着天降祥瑞,是大吉兆。
十里八乡的人都说梁富生好福气,看着那对可爱的龙凤胎,满眼都是羡慕。
但是好景不长,龙凤胎到三岁的时候,先后都因为同样的病去世了,哪怕梁富生夫妻俩多么悉心照顾,但两个孩子到底是去了。
短短几年期间就经历大喜大悲,失去孩子的滋味也只有当父母的能够体会。
一时间,阴霾笼罩在梁富生的家中。
夫妻俩时时看着床上愣神,孩子的嬉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一回神家中却变得冷冷清清。
孩子没有了,生活还得继续,两个人强打起精神开始了新的生活。
几年后,妻子再次怀孕了,这次梁富生有了之前的经验,将妻子和孩子照顾得非常好。
一年后,小女儿出生了,她的出生仿佛一缕阳光,穿破家中层层阴霾,为这家增添了一丝光亮。
这个孩子承包了夫妻俩所有的期盼,和对之前那对龙凤胎的愧疚。
所以,对于这个孩子两个人那是放在手心里宠着的,小女儿在夫妻俩的娇宠中平安长大了。
但是由于一次意外,已经18岁的小女儿还是去世了。接二连三的丧子之痛让妻子再也经受不住打击,直接病倒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再坚强的人都承受不了。最终梁富生的妻子还是没撑过去,享年38岁。
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只剩下梁富生一人,他的精神支柱倒塌了,一心求死。
好在邻居们及时发现,将梁富生救了下来,每天都给他做思想工作,劝慰他一定要坚强,就算为了自己妻子也要好好活下来。
在村民的安慰下,梁富生终于断绝了求死的念头,决定代替妻子好好活下去。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不再想着如何能改善家中生活了,他一心想要学医,不想让其他人,也因为生病没有得到很好地救治而去世。
他将家里保存的医书全部找出来,一点一点研究。
将所有书上的知识都学会之后,开始给邻居们看病,通过实践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倒还真让他学会了怎么治疗一些小病。
那时候,所有人都穷,他学医也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要救死扶伤罢了。
所以他治病,从来不要钱,就当是积累经验了。
但是他也不盲目学,他还跟着当地的赤脚医生做学徒,学习一些其他人的经验。
梁富生不愧是医学世家的后人,自己也有一些天赋,很快他就能独当一面,自己行医问诊了。
学成归来后,梁富生还保持着以前的习惯,不收费。
独自生活
一直到梁富生60岁的时候,他听说,现在行医必须要求有行医资格证,就自学考取了行医资格证。
有了资格证的他看病也更规范,在他68岁时,正式地成为了当地的乡村医生。
平时看病也只收一小部分钱,勉强维持生活就可以。后来,他在书中发现了可以治疗乙肝的偏方。
恰巧,他碰到了村中有人得了乙肝,就根据书上的理论,再加上病人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研究,实验之后,他竟然控制住了村民的病情。
这下,梁富生在当地可是出了名了。不少得了乙肝的人都慕名而来请梁富生老人为他们治病。
七八年里,梁富生老人就救治了三千多人,并且收费极低,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七十多万元。
当时他还住在村子里,可是渐渐地身边同龄的老人都已经去世,只有自己无人送终养老。
虽说村民们对他都很好,也很尊敬,但是他并不想麻烦别人。
所以,他就动了建造活人墓的念头,利用这些年的积蓄,建造了自己的陵墓。建造好了之后,阳光都照射不进去,墓室里面白天还似黑夜那般黑咕隆咚的。
村民们自发地给他通了电,还引了活水过去,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村民自发地上山为老人送一些吃食和生活用品。
虽然梁富生老人已经有九十多岁的高龄,但是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每天早上村民将他抬下山,为村民们看病,陪他聊天,晚上再将他送回墓室。
尽管老人孤身一人,但是每天生活充足,倒也不显得孤单了。这样的生活,梁富生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
村民们早已将老人当做自己家的长辈,老人也用自己的医术,回报了村民们对自己的照顾。
如果当初没有村民的劝慰和照顾,梁富生老人可能早已追随自己的妻儿,化作一抷黄土了。
而村民们也因为自己的善心,村子里才会出现一个能为自己看病治疗的赤脚医生了。
百因必有果。
正是因为梁富生老人和村民的善举,才会形成今天的画面。
结语
也有不少媒体听说梁富生老人的事情,前去采访老人。
面对媒体的采访,老人穿着时髦的蓝色毛衣,对着镜头大大方方地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修建活人墓。
还将自己制作的机关都一一展示出来。
看着镜头里,老人的身影,不免有些唏嘘。
在经历种种事情之后,还能如此坚强乐观地生活,佩服至极。
梁富生老人这一生凄苦,但是他的晚年生活应该算是应付的吧,不过他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后悔没有早点学医,挽救妻儿的生命了吧。
生死有命,希望梁富生老人可以早日放下心中执念,长命百岁。
老人晚年都是希望热热闹闹的,没有人想要孤独地了此残生。
所以也希望那些长时间没有归家的游子们,早日回家看看父母,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