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宫巷,八九十年代的风景,搁在今天该

钙泊三醇软膏 http://pf.39.net/xwdt/170808/5606895.html

宫巷南出干将东路,北出观前街中段。路长米,宽14米。

宫巷巷名出典,巷北口准对玄妙观(唐时曾名紫极宫、开元宫),故名宫巷。

八、九十年代的宫巷,放到今天,是件古董了。

但是,就我们这些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记起那时的街景,仿佛看到了当年我们的青葱年华,流金岁月呵;忆起那时的味道,亲切感油然而然。当然,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过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讲个舌尖上的事例:当年在第一天门宫巷口有家街道办的饮食店,从厨房师傅到服务员、勤杂都是下岗的叔叔、阿姨,店里供应的面点、馄饨、汤圆,其滋味就是苏州人家里的味道,店堂里气氛就是弄堂里的市井味。至今跑遍苏州城,要说高档能高到国际水平;但是,苏州好滋味与邻里市井味二二相融的民俗味已成了历史烟云了。

今天就我对宫巷的点滴记忆跟大家分享,请老苏州补充、更正,在此谢谢。

乾泰祥绸布店周边:

宫巷北(乾泰祥绸布店)

“乾泰祥”在宫巷北口东边转角上,至少有五六间门面。店堂内,都是长方形的玻璃柜台,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绸、布料子,柜台后面是木质立柜,立柜里排满的成匹的料子。店堂里面到处是五颜六色,不过不显闹猛,还挺文气的。店里最热闹的事,是票夹在铅线上“咝咝”的滑动声。营业员收了钱用夹子夹住连带票据,通过一根铅丝把票夹滑向收银台,收银台收了钱,把找零及收款票据再滑向各个柜台。

我那时太小跟绸布店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我每次去宫巷,都是从“乾泰祥”观前街的门口进,穿过店堂后,从“乾泰祥”宫巷的门出来。

“乾泰祥”边上有家颇具规模的五金商店。对面是个很大的家具商店。我进去逛过,里面陈列的就是普通人家的橱柜床桌椅之类,当时每家的家具都是请木匠做的,当时我就发愣过,这些家具卖给谁?

宫巷、碧凤坊、太监弄十字路口:

站在十字路口,经常能闻到饼类、酥类的香味。稻香村、采芝斋都是前店后工场,工场的大门都在碧凤坊,苏州大大小的商店,都从这里批发,三轮车进进去去,香味乱飞,有点成心捉弄我这等馋佬胚。

路西边太监弄口,北面是“王四酒家”,南边是潘万盛南货店。这二家店,常见就是门都没进过,当时苏州人家中有吉事大多会去“松鹤楼”,我家不在宫巷附近当然不会去“潘万盛”打酱油买醋。

宫巷

清泉浴室:

苏州各地段上都有浴室,生意肯定是宫巷里的清泉浴室最好。论档次好像没什么差别,论地方宽敞、干净和地段位置,“清泉”当数第一。

当时的浴室里有个恶俗,一般浴客都是常客,都跟浴室里的师傅面熟。看到父亲带小孩(幼儿)来洗澡,打招呼的方式特别地奇葩,过来戏谑地捏下或弹一下小孩的小鸡鸡,以示一乐气氛融融,大家包括其父嘻然一笑。换作当今,那个师傅有被小孩父亲打的可能,说不定还会惹上官司。,

基督教堂(乐群社):

我刚认识宫巷里那座西洋建筑时,还是苏州市教育局的办公地址。后来教堂恢复礼拜后,也进去过。不是出自于信仰,是好奇。

基督教堂(乐群社)

在教堂里我头次感受到了意念的力量。牧师告诉我,闭目默念,你会发现上帝就在你心中。我试了下,固然胸口仿佛驻进了上帝……

后来我才知道宫巷的基督教堂(乐群社)是苏州城区最大的基督教堂。

“乐群社”,由美国监理会出资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当初仅小礼拜堂一所。民国10年()改建扩大为“乐群社”会堂。“乐群社”,“敬业乐群”之意。年宫巷拓宽,改为基督教宫巷堂。

中西书院:

中西书院是苏州近代文明的星星之火。

宫巷南

年11月18日,孙乐文传教士,假借教堂房屋开办了中西书院又名宫巷书院。开设课程除英语外,还有国文、算学、自然科学和神学课。

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书院停办。年孙乐文教士以中西书院为基础,利用博习书院旧舍,创建了东吴大学,并出任首任校长和由美国传教士组成的校董会副会长等职。

当年,“乐群社”北面有个墨水厂,是个古建筑大院。我想着这座教筑最早可能属于教堂的资产。有可能是当年中西书院的遗址。(仅是个人想象,不作为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