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是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异常,或协调运动障碍而导致在形成语音的过程中,出现构音不清和声韵调异常等现象,从而影响言语的可懂度。
构音障碍是言语清晰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构音训练,来提高声母、韵母,及声韵调组合的构音清晰度。
PART.01构音训练原则
1熟悉正常构音的生理机制。
2熟悉构音障碍训练的基础过程。
3熟悉基础训练方法。
4了解有针对性训练的内容。
5了解汉语普通话的构音基本特点以及汉语拼音的国际音标方案。
PART.02实训前准备
材料物品准备:手套、压舌板、节拍器或秒表、消毒纱布、冰棉棒、镜子、吸管蜡烛、气球、哨子、小夹子、卫生纸。
PART.03适应症
1适用于由于肌肉麻痹、张力异常以及协调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运动性构音障碍。
2作为发声障碍的早期基础练习。
3作为对神经障碍性吞咽障碍的间接训练。
4对口吃进行的基础训练。
PART.04实训操作程序
如图所示:
运动性构音障碍治疗的实训操作程序
PART.05有针对性的训练
01放松训练与手法辅助
(1)痉挛型构音障碍和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都存在咽喉肌群、舌肌、口面部肌群张力增高的表现,由于发声肌群紧张,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发声。放松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得头颈部以及躯干部与呼吸和发声相关的肌群进行有意识的放松,从而降低患者发声时肌张力的异常增高,改善患者的发声与构音状态。
(2)躯干肌群的放松:利用深吸气后屏气动作使得呼吸机群维持肌紧张状态,然后进行连续慢呼气动作使得肌紧张得以缓慢放松,同时治疗师协助患者缓慢进行躯干的前屈和双肩下坠,要求患者在做此动作同时进行呼气或叹气动作,以达到放松躯干肌群的目的。
(3)颈部肌群的放松:利用颈部连续缓慢运动(参考头位的控制运动),同时进行慢吸气和慢呼气,达到颈部放松的目的。
(4)颈前部的按摩:利用手掌进行颈前皮肤的纵向牵拉和摩擦,对双侧胸锁乳突肌肌肤表面进行环形按摩放松。
(5)头颈部放松体操,以下为头颈放松体操的操作要点。
双肩上耸、外展,保持3秒钟后缓慢进行坠肩,含胸动作,连续5次。要求吸气时双肩上举,呼气时双肩下坠。
头前屈下颌内收向胸前靠拢,停留3秒后做头后仰抬下颌动作直至双目仰视,停留3秒后做头偏向一侧动作,没有眩晕的情况下将头缓慢转向对侧,反方向将上述动作再做一遍。
对无法控制头位的患者,治疗师应站在患者偏瘫侧,双手分别置于患者的顶部和下颌部,同时缓慢随患者运动,当患者不能主动运动时,被动活动要注意患者头颈部肌张力的变化,不可与其对抗。
治疗师将手置于患者颈后部,通过捏拿的手法放松患者紧张的颈后肌群。
(6)唇舌肌的放松:利用冰棉棒的冷刺激对双唇以及舌面进行持续刺激使舌体进行放松,持续刺激应当以黏膜表面温度下降为宜,不应超过10秒钟以免冻伤,当黏膜表面温度下降后撤出并刺激,待黏膜温度正常后再进行降温刺激。如此进行反复循环,直至患者紧张的双唇和舌体逐渐放松。此训练不宜超过10分钟。
(7)呼吸放松练习:进行鼻吸气口吹气的练习。可以利用吸管和蜡烛进行演示。要求患者在吹气时尽可能延长时间,利用蜡烛火苗以及吸管在水杯中吹出的水泡能很好地诱导患者延长呼气时间。
(8)叹气练习:深吸气后发长声降调的“a”或“ai”,要求患者发声时尽可能多地将肺内气流呼出。
(9)哈气练习:深吸气后长哈气,类似于“ha”或“hu”的声音,可以利用镜子或不锈钢板的冷凝原理指示患者的发声动作。
02增强发声力量的训练
(1)迟缓型构音障碍和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都是由于呼吸以及发声肌群的肌无力、麻痹以及不能及时地进行紧张收缩动作而造成的发声和构音的异常。增加力量的训练就是对患者的大运动进行拮抗,提高患者全身肌紧张的同时使得呼吸与发声相关肌群的张力得以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的发声状态。
(2)推撑练习:使患者双手或健侧手与治疗师对应手掌用力相抵,同时保持上臂伸直,用力的同时与治疗师同时连续发“a”声,要求声音短促有力,每10次为一组,连续做3组。变化一,患者若能直立时,可以要求患者双手用力撑墙,身体向墙侧微倾,同时连续发短促声“a”;变化二,患者坐位时,可以用双手掌向上用力做拾举桌子边缘的动作,同时发短促音“a”;变化三,患者坐位时,可以使用双手掌用力互握,用力的同时发短促音“a”。
(3)咳嗽练习:要求患者进行深吸气,吸气后屏气;然后收腹将气流快速咳出或呼出,在咳出或呼出的同时发短声,增加发声的力量,提高音量。
(4)手法辅助:将手放置于患者中上腹部,嘱患者吸气,然后发声同时向下快速轻压腹部,使患者腹部反射性收缩,提高发声的音量。
03纠正鼻音化的练习
(1)引导气流法:将蜡烛置于患者口平面连线10~15cm的地方,点燃蜡烛,要求患者用口吹灭,此时若有鼻漏气现象可用小夹子夹住双侧鼻翼,辅助封堵鼻腔,利用患者进行口吹气,从而引导气流自口中呼出。
(2)鼓腮保持法:要求患者进行鼓腮保持,使口内气流维持在口腔前庭,进一步模仿漱口动作,增强鼻咽部的封闭力量。
(3)鼓腮吐气法:要求患者鼓腮保持,;然后从双唇将口内气流吐出,类似于“pu”的音节,连续吐气可以增强气流在口内的保持并提高鼻咽部的封闭能力。
(4)抬举软腭的练习:利用压舌板或冰棉棒在软腭游离缘中份将软腭向后上方做推挤动作,向后,上推挤软腭游离缘至于咽后壁相接,连续进行5~10次作为一组,若引出咽反射时要快速脱离对软腭的刺激。
(5)舌根音练习:连续发短促音节ka”,每5个作为一组,连续3组;连续发短促音节“ga”,每5个一组,连续3组。舌根音的连续发声可以促进软腭的向后上连续运动,从而增强软腭的抬举力量。
04协调发声训练
(1)连续双唇音练习:连续发“ba”音节,每秒发一个音到两个音,每10个音作为一组,换气后重复上述音节,连续练习5组。
(2)连续舌尖音练习:连续发“da”音节,每秒发一到两个音,每10个音作为一组;换气后重复上述音节,连续练习5组。
(3)连续卷舌音练习:连续发“1a”音节,每秒发-t到两个音,每10个音作为一组,换气后重复上述音节,连续练习5组。
(4)连续舌根音练习:连续发“ga”音节,每秒发一到两个音,每10个音作为一组,换气后重复上述音节,连续练习5组。
(5)组合音节协调练习:组合上述四个音节“ba”、“da”、“la”、“ga”,每秒发一到两个音,每8~12个音作为一组,换气后重复上述音节,连续练习5组。
05针对错音的训练
针对错音的训练原则,找出目的音的发声构音类似动作,纠正患者的错误动作,引导患者完成正确的构音类似运动,在正常的构音类似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目的音的引出,从而达到纠正错音的目的。临床当中患者多见声母的错误,以下为常见声母的构音连续运动,通过这些运动的练习,以达到正常发音的引出。
(1)上齿与唇的摩擦音“f”的构音类似动作:①上齿与下唇接触;②上齿与下唇保持窄缝;③气流送出同时发声。
(2)双唇的破裂音(爆破音)“b”、“p”的构音类似动作:①双唇闭锁;②鼓腮保持;③吐气或叩腮吐气同时发声。
(3)双唇闭锁的鼻音“m”的构音类似运动:①双唇闭锁;②鼻腔共鸣发声。
(4)舌、齿的摩擦音“s”、“x”的构音类似运动:①舌体上抬;②舌尖平伸并保持在上下齿之间;③能够使口内气流自舌与上齿之间呼出同时发声。
(5)舌尖与前腭之间的摩擦音“sh”、“r”的构音类似运动:①舌尖上翘;②舌尖与上腭.前端接触并保持(或舌尖与上齿龈和上腭接续处相抵);③进行摩擦发声。
(6)舌尖、上齿龈的破裂音“d”、“t”的构音类似运动:①舌体上抬;②舌尖平伸并置于上下齿之间,保持;③连续在此状态下进行下颌开合的练习;④在运动的同时发出爆破音。
(7)舌、齿闭锁的鼻音“n”的构音类似运动:①舌体上抬;②舌尖前伸于上下齿之间,闭锁口腔;③鼻腔共鸣发声。
(8)边音“l”的构音类似动作:①舌尖上翘;②舌尖与上齿龈相接触;③在上述状态下呼气并发声。
(9)舌、软腭的闭锁音“g”、“k”的构音类似运动:①张口发后鼻音“ang”;②在发声的同时用压舌板将舌尖下压使舌背拱起,在这种条件下发声。
(10)舌、软腭的摩擦音“h”的构音类似动作:①张口保持;②在张口的状态下进行哈气;③哈气的同时进行摩擦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