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有种谜样的老工具,它是干啥的

在旧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很多东西都还得自给自足,所以也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生产工具。比如,在山东的一些农村地区,文物专家们就发现了一种老工具,虽然现在人们都不再使用,但在过去却风靡了大半个中国……究竟是什么工具呢?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被称之为“文化之乡”和“礼仪之邦”,由此也可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过去的年,山东菏泽展开了多次文物普查,期间有文物工作者就在菏泽的农村,发现了一些十分少见的“宝贝”,比如郭大娘家的木架老古董。

郭大娘是沿河村的村民,今年已经有78岁的高龄,当文物工作者从她家门口路过时,郭大娘立马喊住了他们,还神秘兮兮地表示她有宝贝。因此,文物工作也都很疑惑,心想这位大娘能有什么?

没过一会,郭大娘就从屋里拿出来几块板子,还有几截木棍。专家们也都纳闷了,还没等开口说话,郭大娘就先告诉专家们,表示这些板子是她做活用的工具,而是还是民国时期的东西。在说话间,郭大娘竟然将板子和木棍拼在了一起,放置在地上呈现“A”型,就如同一个大夹子。面对此情此景,专家们都出乎意料,他们拿起了仔细观察,果然发现了“民国十二年”的字样,不过让专家们疑惑的是,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毕竟在场的人都表示没见过。

在和郭大娘的交谈中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件做千层底的工具。对于“千层底”,70后或者80后还记忆犹新,它就是以前农村人常穿的一种布鞋,因为鞋底是由很多布封起来的,所以才叫作千层底。在制作布鞋的过程中,做鞋底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同时也是最麻烦的环节。首先,要用浆糊把棉布黏在一起,然后晒干成1.5毫米左右的布片,接着再将它们剪裁成合适的大小,最后将这些布片叠在一起用针线缝合,而这一过程也叫纳鞋底,就要用到工具了。

纳鞋底是个技术活,必须要准备针线和锥子,其实就这些工具也完全可以纳鞋底了,但是这样就需要一手拿着鞋底,一手拿着锤子,同时还要穿针引线,过程十分繁杂,效率很低,通常一天八九个小时下来只能做一双半。于是,有人就发明了一种纳鞋底的专业工具,也就是上文中郭大娘拿出来的木板。虽然郭大娘已经七十多岁,但弄起这件做鞋底工具却十分熟练。

郭大娘还为专家们演示了它的用法,首先将木板都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大夹子,然后将做鞋底的布放在一端夹住。此时,还需要把双腿搭在横木上,或者是用双脚踩着,目的是为了施加压力让纳鞋底的布夹得更紧。一切就绪之后,就可以着手纳鞋底了,在此过程中一手拿锥子,一手拿针线即可,由此可见这件工具等于是“第三只手”,大大地提高了纳鞋底的效率。郭大娘很自豪地告诉专家们,她年轻的时候用这个工具一天能做四五双鞋底,但可惜现在眼睛都看不清了,否则一天也还能做几双。

考古研究表明,纳鞋底的历史还十分古老,并且在山西省侯马还出土了周朝时期的纳底鞋。此后,历朝历代都有纳鞋底,但发展最鼎盛还是在清朝和民国时期,甚至在新中国成了之后,很多农村地区都还依然纳鞋底做鞋。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后,纳鞋底就逐渐被淘汰,因为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极大的提高了做鞋的效率,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鞋子特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所以就没有人再愿意花时间纳鞋底做鞋了,而早些年的那些做鞋工具也就成了毫无用处的东西,假如说它们还有价值的话,一定是进入博物馆。

到最后,郭大娘将她珍藏的工具送给了文物专家们,她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工具,让人们对过去的生活也能有全面的认识。其实,类似的老工具还有很多,它们或许都默默的被扔在某个墙角,等着某一天能够被人们发现,到那时它们或许也更有价值了。

参考资料:

《中国鞋文化》作者:钟漫天,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