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吹奏中的口型嘴型及呼吸控制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www.pfzhiliao.com/

一、引言

萨克斯管的自然音域只有二个半八度,在演奏中通过改变气息的变化和不同的指法或改变舌头在口腔里的不同位置,使哨片的部分震动,而产生超过正常音域的超髙音。这种技巧在大量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例如早期的格拉祖诺夫《小协奏曲》最后的结束音,雅克.伊贝尔的《室内乐小协奏曲》第二乐章中,出现较少的超高音,到了后来,拉森的《协奏曲》、约翰.哈比森的《圣安东尼奥奏鸣曲》和吉松隆的《绒毛鸟奏鸣曲》中都需要在超髙音域里演奏较长的乐句。早期的萨克斯管作品只是少量的出现超高音,随着演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奏方法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末,超高音的演奏在作品中占有的比重和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作品都需要能良好的吹奏控制超髙音的技巧。

在超髙音的演奏中需要更快更集中的气息,和上牙齿对笛头的良好咬合才能产生正确准时的超高音。吹奏萨克斯管时需要的是快的气速,吹奏超高音和正常音域的音吹奏方法基本一样,区别是演奏超髙音的气息可以比演奏正常音域的气息少,但是气速要比演奏正常音域的快,更加快速的气会使哨片尖端高频率的快速震动,更容易吹奏出超高音。气息的变化在开始的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口腔空间的大小来实现,口腔作为气息通过的管道,把口腔的空间变小也就使气息通过的管道更细,使气量变小,气速变快。上牙齿对笛头的良好咬合是准确产生超高音的前提,没有上牙齿对笛头的良好咬合是很难控制超髙音的准时发声和顺畅演奏的。在掌握了良好的咬合和气息控制后,吹奏超高音时还需注意牙齿对笛头的咬合先于吹气,这是为了哨片在和笛头震动时有一个良好的支点,更利于保证及时的发音。吹奏超高音时下嘴唇容易对哨片施加过大的压力使笛头和哨片的开口变小,会导致产生的超高音的音准偏高,所以良好的下唇肌肉支撑是音准上的保证。演奏中意念上的音高也会是超高音便利的发声。超高音演奏也可以通过常规指法上的泛音吹奏出来,由于萨克斯管这种乐器采用了铜管圆锥型的设计,使得在吹奏中很容易产生泛音。例如从低音C上正常吹奏,不断的抬高舌面,就可以得到这个音的八度泛音C、g、cl等,不同的基音上都可以产生泛音列,通过泛音列的练习可以得到吹奏超高音的更多指法和更多的可能性。在萨克斯的吹奏中的口型、呼吸节奏等都会吹奏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二、萨克斯吹奏中的呼吸控制

呼吸在萨克斯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萨克斯演奏的基础与动力。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运用正确的呼吸技巧是保证演奏效果的前提。在吹奏过程中,音质的好坏,音色的变化,音高的起伏都与呼吸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吹奏时的呼吸并不是我们平时的吸气吐气的那种生理运动,而是有目的、需要对呼吸进行带有控制性的艺术处理。通常在吹奏萨克斯时的呼吸方法有三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以及胸腹式呼吸法。但是在通常的演奏中,胸腹式呼吸法运用的比较多,也比较科学,其他两种呼吸法是在演奏比较简单或者特殊的音或旋律时运用的。

(一)胸式呼吸法及控制

这种呼吸方式主要是靠胸腔控制产生的,类似于平时的呼吸。但是这种呼吸吸气较浅,胸腔的容量较小,不能完全地给予演奏的气息支持。而且吸气时横膈膜也会保持不动甚至向上收拢,阻碍了胸腔的容积,不能达到气息的有效运用,所以在演奏萨克斯时很少使用。

(二)腹式呼吸法及控制

这种呼吸方法也被称为横膈膜呼吸法,在这种呼吸方式中,横膈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呼吸方式的优点在于它依靠横膈膜的上下起伏从而达到胸廓的扩张与收缩,所以在吹奏时就不费力,也不紧张,吸气特别轻松且能保持身体的平稳。而这种呼吸方法的缺点就是胸部的扩展达不到最大化,从而失去了胸腔对气息的控制,在吹奏一些长音或者比较连贯的音符时就会出现气息不稳的效果,所以这种呼吸方法也是较少使用的。

(三)胸腹式呼吸法及控制

胸腹式呼吸法是公认的最为科学、最为有效的呼吸方法,也是萨克斯演奏中普遍采用的呼吸法。除了萨克斯以外,很多管乐器甚至是民族吹奏乐器都使用这种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就是用胸腔下的横膈膜和腹部及头的昔日跳运动促进肺部的呼出及吸入。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存储气息,在吹奏时才能达到良好的音色。同时也能有效的控制好气息的强弱、高低变化,使得演奏时音乐更加流畅。

(四)呼吸的训练方法及控制

萨克斯呼吸的训练发法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也是因人而异。例如:在练习呼吸的时候要保持身体放松,向前自然弯曲,形成拱形,双手叉腰将胸腔和腹腔中的气息呼出,然后运用胸腹结合缓缓进行吸气,在气息吸满之后,再将其缓缓呼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呼气和吸气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平稳、均匀、连贯,犹如突出一条气柱。这种呼吸方法能够纠正呼吸时的提胸、耸肩、收腹等错误的方法。另外就是针对个别音型的气息练习。例如吹奏长音练习:吹奏长音是萨克斯演奏中最基本的气息运用方法。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演奏者能否对气息的控制的方法之一。有些人认为,吹奏长音只要有持续的气息就能吹奏出来,这是错误的,这会导致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变弱,同时失去对音色变化的有效把握。在开始练习长音时可以短时间的进行,但是要注意气息的平稳、均衡,不要出现音的上下抖动。呼与吸的时值要尽量保持一致。因为吸气时对气息的控制相对较难,所以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时间稍短一些,然后慢慢加长。

吐音的练习:在练习单吐音、双吐音、三吐音等技巧的时候,是有舌头的吐奏带动呼吸来控制的。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发音要有力,具有颗粒性,保持呼气和吸气的发音音质相同,但是不要有压迫感和急促感,要保持吐音时舌头的松弛自然。

在进行完单独某一部分的训练之后,可以结合乐句和乐段的练习来对呼吸进行感受和控制。这点要萨克斯演奏者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基础,具备一定的对气息的控制能力。音乐的乐谱是机械化、程式化的,只有在演奏的时候融入感情才能体现出作品内涵,对气息的把握则是对作品内涵的二度创造,演奏出优美的音色。

三、萨克斯吹奏中气息与口型的控制

(一)吹奏中一般口型情况

萨克斯口型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它是指吹奏者根据萨克斯的音色要求,在胸腹式呼吸法的支撑下,双唇包裹在笛头的位置,并控制双唇周围的面部肌肉的演奏状态。不同的笛头、不同的演奏曲目的风格,以及不同的音色要求,都会影响萨克斯的演奏口型。

演奏中气息需要稳定地保持,如果口型过度松弛,会通过嘴角产生漏气。所以说,演奏中的口型应该保持稳定,但不能生硬。嘴唇周围的肌肉群要平衡均匀,好像一个大号的夹子夹住笛头。下巴的肌肉要与嘴角的肌肉相互协调,相互辅助,根据旋律的需要控制住哨片。

在实际吹奏中,根据不同的旋律特点、曲式风格、情感表达等诸多要素,演奏者要充分了解换气的时机与方法,切不可大口吸大口呼。吸气时要快速准确地将气囊扩充到八分满左右,而呼气时则不能将身体里的气彻底排空再吸气,要将呼吸变成有弹性的运动。换气时,吹奏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准确性。换气技巧讲究的是快速准确,在演奏的乐句和乐段结束时完成换气动作,不得占用下一乐句的音符时值。二是合理性。换气时,演奏者要根据乐句长短及表现力度的变化来吸气,避免吸气过于格式化或习惯性将气吸得过于饱满,避免呼吸时产生肌肉紧张;另外,还要避免破坏乐曲的流畅和完整性。

(二)萨克斯吐音口型的简单分类

1气吐法

常用“夫”音节这种口型,这种吐音也是萨克斯在演奏轻音乐时常用的一种吐音的方法,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吐音的方法。

2连吐法

常用“突”音节这种口型,这种吐音是萨克斯演奏快速或吐音较多的乐曲时常用的吐音技巧,要求演奏者必须有扎实的吐音功底,例如《山村新歌》。

3断吐法

常用“突”或“嘟”这两种音节的口型,这种吐音是萨克斯管在演奏吐音较多的乐曲时所使用的吐音技巧。例如《加沃特舞曲》要求演奏者把每个吐音都吐得干净利落、清晰流畅,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把握音断气不断这一重要因素。

4双吐法

常用“他”或“嗒”音节的口型,当然,双吐是一个很难掌握的技术,需要下很大的力气来掌握学习,只有通过刻苦的训练才可以逐渐完美,但在练习双吐之前一定要很好地掌握单吐技巧。

(三)吹奏中气息与口型控制的方法

萨克斯管的发音技巧主要是通过口形来完成的,要让萨克斯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就要合理的控制口形,如果口形不对,就会对萨克斯的音色造成一定的影响。萨克斯管的音色质量会受到演奏者口形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演奏时,嘴部的肌肉必须是要有一定的紧张感,这是确保音色质量的关键,如果过于紧张就会出现发不出来声音的现象,但是如果过于松弛还会出现漏气现象,因此,要想确保音色质量就要控制好嘴部肌肉的力量。

嘴部通过上下咬挤吹奏会对发音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咬着吹奏时会使下唇出现牙印,这会影响到声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嘴唇在比较紧的状态时,会缩小哨片与笛头之间的缝隙,缝隙的缩小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通过笛头进入管体的气流,使管内空气柱不能很好的振动,从而吹奏出的声音显得尖锐、刺耳、不够圆润。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好口形,会受到来自嘴唇的挤压,而不能使气流顺畅通过,会使口形紧张,更进一步地影响到哨片与笛头之间的缝隙,严重时会发不出声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吹奏时面部肌肉要完全放松,处于很自然地演奏状态,下唇轻轻地向内翻卷,要包盖住下牙,然后把笛头放入口腔的中间位置,在笛头上面放上牙,一般标准是放在三分之一外。吹奏时笛头要固定,是为了避免在吹奏的过程中笛头活动,笛头的位置需要上牙和嘴唇来固定。如果笛头在嘴里含的太少会造成声音发颤、压抑;如果含的过多,就会使声音感觉粗犷,只有固定好笛头的位置,才会获取好的声音。刚开始学习者可以在适当位置放一块橡皮膏,这块橡皮膏可以帮助上牙确定笛头的固定位置,同时固定住笛头,不让其在口中产生运动,从而产生自然舒适的感觉,气流就会顺畅通过引起乐器振动,发出动听、优美的声音。但利用橡皮膏的方法只能暂时使用,避免对此产生依赖性。

嘴部的肌肉过于松弛会发生漏气现象,在吹奏时如果有漏气就会发出“呋呋”的声音,甚至无法吹响乐器,因此,在吹奏时要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嘴部的肌肉用不上劲或者过分放松的原因造成的。要克服这种现象发生,就要确保嘴部四周的肌肉能用上劲,下唇可以多包一些,上齿通过咬住笛头固定笛头,不让其活动,然后两腮可以向里并拢发“o”这个音,就能够避免漏气现象发生。漏气会破坏演奏的效果,也会使演奏者感觉比较累,漏气会使气放掉而不能让乐器充分振动,这样会让吹奏者增加气流量,从而增加吹奏者的负担。

在萨克斯管吹奏中,口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口腔也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果在吹奏的过程中,没有打开口腔,会使喉部颈部的肌肉紧张,会影响到声音,甚至会出现发不出声音的现象。为了获取好的声音,吹奏时要放松喉部颈部。即使这样也会发生一些不良现象,如,不管是吹奏高音还是低音,口腔一样大就会引发一些问题,如果是高音吹奏时会出现一半是声音一半是气声,这就需要把气声转为声音。所以,吹高音或者低音时,口腔要相应地有所变化,低音时,口腔要进行相应地缩小,这样气流会集中起来,从而吹出饱满的声音。还有在气流集中时,不能一下子扩散,要以一点为中心慢慢进行扩充,这样才能获取最好的声音。

四、萨克斯吹奏中在某些作品中的实际练习

《山村新歌》这首曲子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都是较为简单的旋律性较强的训练,只要反复吹奏几次即可,主要是对中间部分的训练,中间部分不仅是炫技的部分,也是充分要求自己扎实基本功的部分,而对于此部分,更多的则是运用了吐音的技巧。接下来简单解析一下此曲的中间部分,学习者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吐音在实例中的应用。

《山村新歌》从第三小节开始,都是以十六分音符作为基本音符的,当然,从第三小节开始到十一小节都是第一个音,第三个音和最后一个音是吐音,对于第一个音的吐音而言,对于每一位学习者都应该明白它是作为起音的,在这里都应该当做吐音来对待,当然,它运用的吐音技巧类型则是气吐法,同时换气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而且它的起承必须严格服从于乐句的结构特点。在完成乐曲时,演奏者需要熟悉乐谱,预先设计需要换气的节点以及所用的方式。无论吹奏长音、练习曲还是乐曲,都要以保持乐句的流畅性为准则,使换气的节点犹如文字叙述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般,要根据不同音乐作品的需要,在气息上进行合理停顿,以增强吹奏的科学性与艺术表现力。第二个音不用吐音的原因则是它和第一个音属于连音,就是说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上面带有连音线,在吹奏时必须按照曲目要求来演奏;第三个音和第四个音的吐音都是运用快速的断吐法,这么说的原因在于首先每个音都是以十六分音符作为最基本的音节形式,此作品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就是我们所说的四二拍,当然,现在把每个四分音符分解为十六分音符,就需要四个十六分音符,加之于四分音符的时值必须相同,再加之必须运用吐音的技巧,所以,在这里必须要求吐音的干净饱满。吹奏者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准确性,换气技巧讲究迅疾而准确,在乐句或乐段结束时及时完成换气动作,不得占用下一乐句第一个音符的时值。二是合理性,换气时,演奏者须根据乐句长短及表现力度的变化与需要来吸气,避免吸气过于程式化或习惯将气吸至极限,避免呼吸时产生的肌肉紧张;另外,如在乐段结束时的乐句较长,可以选择在音程出现大跳或音型发生变化处换气,避免破坏乐句的流畅与完整性。此外,根据曲目要求在这里所运用的吐音形式应该是断吐法,而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吐音的应用,心中则应以对待连吐的方法处理此时断吐的形式,当然对于那些没有标有连音线的八分音符,每一个音也应该应用吐音的技巧,而对于倒数五、六、七三个小节这就需要更为严格的断吐法,不仅要快速,音色还需干净饱满,每一个音都要求清晰自然,这就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前提。仔细研究一下《山村新歌》这一部分,可以明确看出无论是连吐、断吐还是气吐都在作品中被广泛应用,显而易见,萨克斯吹奏中的口型、呼吸的技巧无处不用、无处不及。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文化艺术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萨克斯演奏的对外交流愈发增强。因此,国内萨克斯演奏要适应国际发展趋势,就必须不断提升萨克斯演奏的水平,从实际演奏技巧和演奏情感两个角度同时出发,将二者充分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演绎萨克斯作品,展现萨克斯的艺术特征,提升其舞台演奏魅力和质量,从而提高我国萨克斯演奏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我国萨克斯音乐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萨克斯吹奏中的呼吸、口型的控制技巧进行分析,希望对萨克斯的爱好者有所借鉴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