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箱”“夸”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体会“慢性子”“急性子”的性格特点。
3.能借助表格,提取关键信息,按照顺序复述故事,并学习转换人称讲述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认识多音字“缝”“夹”
1.引出课题。
导语:“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许多的思考”,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第一个故事——齐读课题。
从题目中,你猜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明确两个人物,猜想性格特点。)
2.认识多音字:缝,夹。
缝,是个多音字。指做衣服的工人时,读轻声,如:裁缝。如果表示动作,用针线连缀,念二声,如:缝补、缝合。当表示接合的狭小地方时,念四声,如:缝隙、裂缝。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夹”,表示两层的衣服时,念二声“jiá”,如:夹衣、夹袄。它还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iā”,如:夹住、夹子。还有“gā”,如:夹肢窝。
(设计意图:借助单元导读的原话激趣,有助于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就明确人文主题,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从题目切入,猜想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是进一步引发阅读期待的“金钥匙”,也为把握人物性格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当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相遇时,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出示自读提示)先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表格,整体感知。
急性子顾客的衣服做成了吗?——没有。慢性子裁缝还没开始裁料呢。回想一下,急性子顾客找了慢性子裁缝几次?每次提出的要求是什么呢?用横线勾画出来。结合课后题的表格,尝试提取信息。
(1)抓重点,不照搬。(两个重点信息:对衣服的要求,什么时候要。)
(2)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信息,抽生尝试填表。
(设计意图:借助表格,按照时间顺序,有助于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同时为下一节课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做铺垫。)
三、借助对话,提取要点
急性子顾客对做衣服的要求不同,慢性子裁缝的反应也不同,在文中用波浪线勾画出相应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完成表格。
1.第一次和第四次比较分散,借助对话,尝试概括。
师生分角色合作读第3~11自然段:学生读顾客的话,老师读裁缝的话。
学法提示:排除次要信息,提取关键信息,概括主要意思。
2.填剩余的表格,概括完整的情节。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分角色读,舍弃次要信息,提取关键信息,有助于概括主要情节,为后续的复述故事做铺垫。)
四、书写提示,结构美观
本课有12个要求会写的字,其中有7个上下结构的字,重心要稳,“卷”“夸”“务”三个字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的部件。
(设计意图:本课上下结构的字居多,通过辅助线的提示和同结构字的规律提示,有助于发现共性,巩固练习。)
五、学法小结,引发期待
借助表格和对话,我们知道了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还带着思考勾画句子,提取、梳理了重要信息,课后尝试完整复述这个故事吧,期待你的故事更精彩。
(设计意图:学法回顾,有助于学生掌握提取重要信息的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复述提供有效的支架,也为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借助表格,完整复述
上节课,我们将重要的时间点和事情用表格的形式梳理了出来,帮助我们复述故事。(四名学生借助表格轮流复述,尝试有序、完整复述。)
(设计意图:复现表格,迅速激活对故事情节的记忆,达成完整、有序复述这一教学目标。)
二、借助对话,体会人物
要想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成为故事大王,就要走近人物,在对话中找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1.出示第23~29自然段,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出示自读提示: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尝试读出对话里的不同语气。
问题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急性子顾客的急?(画横线)
问题2: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慢性子裁缝的慢?(画波浪线)
2.抽学生示范读,分角色读好对话。
师强调:借助关键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包括标点符号的提示,发挥合理的想象,添加人物的心理感受,体会急性子顾客的急于求成和慢性子裁缝的慢条斯理。
如:拍拍肩、惊讶、恼怒、瞪大了眼睛……
3.添加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练习再次复述,全班展示,同伴互评。
(设计意图:在对话中体会急性子和慢性子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尤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141.html